发布时间:2025-01-22 21:05:07
竹棚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,相传在五千多年前,有巢氏便是用竹棚建筑第一间「树屋」,可说是搭棚行业的始创人。九十年代前,竹棚已被广泛应用于楼宇的建设、翻新和修理上,它是一个临时的工作平台,亦是给工人高空工作的地方。一些传统节日,乡村居民都爱以竹来搭建戏棚来庆祝;英国的万国博览会亦曾聘请中国香港的搭棚工人到英国工作,成为一时佳话。虽然 *** 近年开始以金属架进行土木工程,不过竹棚的应用仍占百分之九十五,是最常用的建筑方法。中国香港常见的棚架分三类,第一类是悬空棚和吊棚,多用作修理外墙排水管;第二类是斜坡棚架,斜坡棚架有两种,一种是山棚或排棚,工人通常会用双行竹棚或单行竹棚完成工程,用作斜坡上的出入口,而另一种是用冷木杉柱作稳定平台位置;第三类是拆卸建筑物用的棚架,拆卸某部份的建筑物时,通常棚架外围会围上帆布,防止尘埃碎片四周散落,不过当帆布的负荷太重,可能会坠下,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完成一部份的工程后,逐步将帆布移去。搭棚的好处可以用「多、快、好、省」四字概括。竹的成本十分便宜,根据一九九八年的资料显示,一条长六米的竹平均售价是港币十元,但同样长度的铝合金条要港币七百五十元,钢管为港币八十元,商人为了节省成本,当然会采用竹棚。此外,竹棚的柔韧性适合在任何工程上使用,工人可以将竹更改或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和形状,当然此项工作必须由合资格的搭棚工人来做,若由不合资格的工人胡乱修改,令棚架结构发生问题,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。还有,其他类型的棚架通常要花上多月的时间才能把它直立起来,然而搭建和拆卸一个竹棚架所需的时间则较短。搭棚业在二、三十年前非常兴盛,当时建筑业正值发展阶段,很多工人从事搭棚工作。六、七十年代的工资是以日薪港币五十元一天计算的,如果工人在一个月内开工二十五天,他的薪金就有港币一千二百五十元,当时文员的月薪只有港币六百元,相比起来,搭棚的收入已经相当不俗。踏入九十年代,搭棚工人的工资变成以「工」计算,一工的工作时数为八小时,每工有八百元,超时工作的话,算两小时为一工。工人同样一个月工作二十五天,该月便会赚到二万元。不过现时开工不足的情况颇为严重,而且搭棚体力消耗很大,危险性又高,新入行的人数已大不如前。入行主要是靠同乡或朋友介绍,如果没有介绍是很难入行的。那时没有正式的培训机构,入行就要拜师学艺,一般需学师三年,边学边做,师父会包食宿。学师期间十分辛苦,除了到地盘工作,回家后要帮师父和他的家人洗衣服、做家务,每逢初一和十五,徒弟又要早起煮粥。不过,有些师父每天都会给徒弟少许金钱作零用。徒弟在地盘只负责简单的工作,如搬运材料。以前没有货车作运输工具,搭棚工人就更加辛苦,每人要托五枝竹徒步前往工作的地方,体质瘦弱一点也未必应付得来。自从一九七五年建造业训练局成立后,这种「师徒制」的训练方法已慢慢被取代,训练局为建造业培训所需的技工,并为业内的工人提供有关实用技巧、管理和建筑安全的持续训练。以前搭棚工人学满师后,毋须通过任何考试便可工作,现在学员接受训练后要考获执照才能就业,将搭棚这一行业制度化,避免黑工出现,可是这项政策对无学历但具经验的老工人便没有任何保障。这班工人的技术及安全知识,没有正式认可,聘用他们要冒一定风险,如有人受伤,公司就要负责一切赔偿,所以老工人大都不受雇用,以致他们经常开工不足,加上教育程度低,转行困难,有些老工人要靠领取综援过活。港九搭棚同敬工会曾多次向 *** 要求,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人,只需通过简单的面试便可得到牌照,但 *** 不予理会。港九搭棚同敬工会于一九六五年成立,会址在石水渠街,当时的办公室主要提供员工住宿,举行聚会、开会和薪水发放;员工遇到意外受伤,被雇主剥削等问题,都可以寻求协助。 someone asked it b4.
参考: .knowledge.yahoo/question/?qid=7006072704460
竹棚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,相传在五千多年前,有巢氏便是用竹棚建筑第一间「树屋」,可说是搭棚行业的始创人。
参考: .knowledge.yahoo/question/?qid=7006072704460